您听说过“国际不打小孩日”吗?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每年的4月30日都是“国际不打小孩日”,
也被称为“无巴掌日”,
最早由美国一个反体罚民间组织发起,
旨在宣传正面管教方法,
倡导儿童人权。
这一天,
希望没有人会对小朋友们动手。
“国际不打小孩日”还有一个口号:
“请来试试看,
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,
或者你将会发现,
今天过后的每一天,
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。”
或轻或重的体罚,
被许多家长当做管教孩子的一种方法,
但承受一切的孩子的身体和心灵
都会受到严重的创伤,
甚至可能在未来的生活中
产生暴力倾向等恶劣影响。
那些被揍的孩子后来如何了?
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个场景:当孩子不听话或哭闹的时候,气急败坏的家长,经常会随手抓起身边可及的“武器”体罚孩子。
扫帚、皮带、鸡毛掸子……都是最常见的“武器”。
许多人都以为只是打几下,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伤害,但其实,“伤害”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还要严重……
2016年4月,陕西汉中一男子体罚其11岁的女儿,用树枝对女儿的胳膊、背部、腿部等部位进行了长时间抽打,导致女儿死亡。
2015年4月,有网友爆料称福建惠安县城南一幼儿园的小女生被母亲殴打。经查,女孩母亲称,女孩在幼儿园不睡午觉,在家也很调皮,一时气愤,便用铁衣架打了女儿。
图片来源:闽南网
体罚的后果很严重
后脑勺:可能会引起一些呼吸衰竭并发症。
太阳穴:可能会对视神经发育不利。
拧耳朵:可能会导致鼓膜穿孔。
打屁股:可能造成孩子脊椎损伤。
……
还有研究发现,在一些遭受父母殴打的孩子身上,会有类似PTSD(创伤后应激障碍)的症状,主要源于爆发性伤害,还会诱发其他心理问题,如极度消沉、拒绝社交甚至自杀、自伤倾向…
泉州师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曾雅茹表示,当孩子出现问题行为时,“打 ”是最简单的教育方式,但是打,只是暂时抑制问题行为的发生,对问题行为的解决没有好处,只会让亲子相处关系越来越紧张,不能解决根本问题。
打是亲骂是爱?绝对不是!
许多为人父母者发现孩子有坏习惯时,会选择对孩子大喊大叫,更严重的会对孩子大打出手,将“打骂孩子”视为爱孩子的表现。但教育学者熊丙奇认为,动辄对孩子进行打骂,是不尊重孩子人格,不和孩子沟通交流。
那么,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有哪些好的方法吗?
对待孩子,
请多点宽容与耐心,
多些理性与引导。
没有一种爱需要暴力表达!
编辑:傅璐
标签:
您听说过“国际不打小孩日”吗?每年的4月30日都是“国际不打小孩日”,也被称为“无巴掌日”,最早由美...
“村界杯”农民足球赛现场。白雪摄芳菲四月春日好,绿茵场上逞英豪。“传球,快传球!”4月29日上午,江...
一、题文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可以换成什么词语?换后读一读,比一比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,空气是那么清
1、东菱、柏翠、ACA的都还可以,这三个都是现在比较畅销的品牌,价钱上都差不多,用着也确实挺方便的,只需
皇马4-2阿尔梅里亚。第5分钟本泽马包抄推射破门,皇马1-0领先。第47分钟罗德里戈世界波破门,比分来到4-1。